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3933|回复: 10

彩云之南的介绍(西双版纳.元阳.石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双版纳的居民以傣族为主,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独享盛誉,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最具代表性的有:酸笋煮鱼(鸡)、香茅草烤鱼、香竹饭、“南秘”(“南秘”是一种用各种调料调好的“蘸水”,酸酸辣辣,用来蘸黄瓜之类)等。 布朗族有“不吃烤肉,不算尝过肉香”的说法。所以烤食的东西多。有烤山鼠肉、斑鸠肉、鱼、猪肉、牛肉;另外,还有卵石鲜鱼汤、螃蟹松、螃蟹肉剁生、油炸花蜘蛛、蝉酱、包烧鲜鱼、酸味菜(酸肉、酸鱼、酸笋)等。 版纳美食尽在夜市,各少数民族风味食品应有尽有,最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夜间,游客边品尝风味佳肴,边观赏景洪城的夜景,五颜六色的灯光下,尝之不尽的美食会使你流连忘返。

曼景兰风味街   位于景洪城东南角的曼景兰村,沿农林路走到尽头,再向前走10分钟就到了。这里原是一个傣族寨子,后辟为傣族风味街,街道两边饭馆林立。席间可欣赏当地人的歌舞表演。

金沙滩   是市区规模最大的烧烤夜市,位于横跨澜沧江的景洪新大桥附近,风味小食品种丰富,不等一一尝遍,你就饱了。

曼腊寨   也是傣族寨子,近年新开设了很多饭馆,那里口味正宗、价格便宜,是本地人常去消费的地方。可乘公交2号线,到终点站流沙河大桥下车。

大曼么   大曼么是一个傣族寨子,是版纳最有名的“傣家风味城”,寨中一百多户傣家竹楼任你挑选。烤原鸡、生水香菜蘸喃秘、香竹糯米饭、火烧干巴、叶子包蒸、杂菜汤、煮凉粉是不可不尝的特色菜。寨子座落在景洪城东南方向,澜沧江畔,从市区打的只需5元钱。

曼竜代寨   如果去勐腊县,可以去曼竜代寨品尝一下原汁原味的傣族风味。这里的风味店都是寨里的村民合伙开的,生意很火爆。这个村寨距勐腊县城大约5公里。可到客运站搭乘勐腊至瑶区或勐拌的班车,到四分场场部下车,步行几十米,往右边沙石公路走下去;或者在县城里乘人力车(1元)到勐腊镇,再搭乘三轮车到曼竜代寨(5元)。

三味楼   吐血推荐,当地人经常去的饭店,打车5元,司机都知道的。 在那里你还可以看到当地人喜欢的芭蕉叶包烧猪脑, 猪眼睛, 鸡冠,酸笋, 有胆量的尽管可以试一下。

曼飞龙佛塔景区介绍 曼飞龙佛塔在景洪县大勐龙一个叫作曼飞龙寨子的后面的山顶上,距自治州首府允景洪70公里,距大勐龙3公里,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又称“金刚宝座塔”。傣语为“塔糯庄龙”、“塔糯”意为“笋塔”,是大头笋塔之意。还有人因其洁白,唤作“白塔”。此塔建于傣历565(公元1203年),相传为勐龙头人祜巴南批主建,设计者是三个印度僧人。塔群建在山顶,共9座,塔基呈多瓣形的梅花状,周长42.6米。其中主塔高16.29米,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每座小塔高9.1米,塔身为多层葫芦形,为实心砖石结构。一座母塔,8座子塔,乍看起来很像是一丛刚劲挺拔的大竹,又像是拔地而起的粗壮竹笋,雄伟壮观。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佛龛里有一尊佛雕和一个佛像,佛龛上还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门口是两条泥塑的大龙。8个金色小塔顶上,每座挂有一具铜佛标,母塔尖上还有铜质的“天笛”,山风吹来发现叮叮当当的响声。塔上各种各样的彩绘、雕塑、秀丽优美。整座塔形如雨生春笋破土而出,参差有致,结构庄重,色彩雪白如玉,因位于曼飞龙村,形似春笋,故名曼飞龙笋塔。在塔南的岩石上有一巨大脚步印,传为释迦牟尼的足迹。脚印前还有一“圣水”,水质清洌,永不枯竭,用禅杖戳出来的圣水,用了可以治百病、消灾免难。因此,直到今天,游人到了泉边,都要掬一捧清泉水,喝上几口,洗洗眼睛耳朵,以期得到佛祖庇荫,耳聪目明,清洁平安。    曼飞龙佛塔,塔的结构属小乘佛教建筑,但其八角形须弥座及佛龛边装饰花纹,又有内地汉族建筑风格,是古代傣族人民吸收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创造出来的民族建筑艺术,是中国少有的古塔清品。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傣族园景区介绍 如果说西双版纳的神秘、美丽,是造物主对这块北回归线上最后一片绿洲的莫大恩赐,那么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内大片自然生态村寨能够得以完整地保护下来,则得益于这里的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眷恋与执着,得益于他们深植于血液与灵魂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傣族园景区内的五个傣族村寨,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同属于勐罕镇(橄榄坝)曼听办事处,距州府景洪市28公里。五个村寨共有309户和1487人。世世代代,这里的傣族村民都以农耕为业,用勤劳、智慧创造和丰富了灿烂的贝叶文化。这里的杆栏式竹楼群古朴、雅致、壮观;这里的村民纯情、朴实、好客;这里的民风民俗独特而浓烈;这里的热带田园风光旖旎迷人;这里的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完美融合,仿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当今中国,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村落群,实属罕见,把西双版纳傣族园称为中国第一自然生态村,并无丝毫夸大之处。 傣族园南临热情奔放的澜沧江,北依宁静、秀丽的龙得湖。自古以来,环绕的江湖孕育了园内村寨壮观而又极尽秀丽的孔雀的尾巴,而傣族园则是孔雀尾巴上最靓丽、最夺目的羽翎。 西双版纳有13个民族,傣族为主体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5%。傣族园作为代表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主体景区,在保留原有杆栏式建筑风格和自然风光的基础上,通过服务设施的完善和民族活动的开展,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傣民族文化,把傣族园建成杆栏式建筑典范之园;礼仪、习俗文明之园;佛教气息浓郁之园;傣家生活温馨之园。 登高远眺,傣族园内绿荫埯映,纯朴壮丽,一座座傣家竹楼和佛寺佛塔深藏于各种热带林木之中走进村寨,但见榕树、大青树等乔木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地上绿草茵茵,花团锦簇。那围墙上爬着的枝枝蔓蔓,可以入药,也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园区内曼春满、曼听两个自然村寨,其名称分别是“花园寨”和“宫庭花园寨”的意思,在过去一直作为州、市政府接待上级领导和国外贵宾视察、参观及学者们研究民族文化遗产的景点。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总理,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副总理,姜春云、彭佩云副委员长都曾亲临视察。园内还遍布文人墨客的足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著名散文家冯牧在曼听到曼乍的林间小路上,幸遇蝴蝶盛会,写下名篇《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四十年代作家邓子华在《滇云散记》中,描绘了园内风物;摄景家徐肖冰、候波和著名美籍画家丁绍光等以园内风物为题材也都留下了永恒的佳作。这些厚重永恒的文艺作品,与傣族园神奇的自然、从文景观相印成趣,相得益彰。 走进傣族园,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让人对古老的傣族文化肃然起敬。塔包树、公主井、孔雀坟寨心、母子岛等与相伴的一个个优美传说,令人大开眼界又回味无穷。一座座壮观、精美、古老的佛寺、佛塔昭示着佛家的久远,也昭示着它们在傣家人心目中非同寻常的地位。曼春满佛寺、曼听佛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厚重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佛寺中保存有著名壁画《如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 走入傣家,仿佛是到了另一个时空,游人不禁陡生隔世之感。傣家竹楼造型美观,简朴而又不失雅致,且有冬暖夏凉和防潮防震的特点。宽敞的庭院洁净、舒适。院落子里种满了各种热带四时果树,爱美的傣家人还广种奇花异草,各种花草奇斗妍,竟放芬芳,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到傣家竹楼上作客,傣家人一整套待客礼仪令人产生由衷的感动和许多感想。傣家菜肴,绿色食品比重较大、禽蛋、山珍、野菜等丰富而又味道鲜美、纯正。这可能也是傣家少女身材苗条、面容清秀俊美的缘故之一吧。 来到傣家村落,人们自然不能忘记观赏地道傣家人的舞蹈艺术。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从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的土地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文艺舞台之后,人们对傣族的舞蹈艺术魅力无不为这倾倒。傣族园内勐巴拉纳西歌舞剧场是云南省最大的露天剧院,向游客展示傣族各支系的舞蹈艺术,其代表节目有《傣王招亲》、《赶摆路》。此外,赞哈献歌,民间舞蹈拳舞、刀舞、纹身舞等让人耳目一新。 傣家人的文化艺术与大自然心心相映,从乐器到文字的载体——贝叶,无不显示出浓重的大自然色彩。傣家的象脚鼓就象一只巨大的象足;傣家的葫芦丝就取用瓜架上的葫芦和细竹管精制而成;傣家竹编饭碗、餐桌、凳子即用蔑条精心编织;傣家人的历史、传说、佛教经典刻在一片片的贝叶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贝叶经。 与傣家人生活密不可分的是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重大节日或是寻常日子里,都随处可见。就连民俗活动,亦不难看出傣家人与大自然的亲和。傣族园里的泼水、婚俗活动、丢包、抢亲、傣拳、斗鸡等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游人在娱乐中轻松愉快地加深了对傣族文化的了解。如果有时间参加傣家乐活动,吃在傣家,住在傣家,乐在傣家,亲历纯朴、自然、热情的傣家生活,做一天傣家人,那就再好不过了。 傣族园是西双版纳傣民族的缩影,浓缩了傣民族文化的精华,展现了典型的热带田园风光。这枝孔雀上最绚丽夺目的羽翎,浑身散发出熠熠光彩。“到昆明游世博园,来版纳游傣族园”,正如诗人曰:“一日作客橄榄坝,夜夜梦回傣族园”

一、常设旅游活动项目:   1、寨门迎宾: 每天100人的傣家小卜哨参与迎宾活动,给游客跳迎宾舞、唱祝辞、洒水祝福,使游客感受傣家人的热情、质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2、傣族村寨参观:欣赏亚热带傣家庭院风情,观赏品种的热带水果及傣家干栏式建筑。   3、曼春满古佛寺参观:在曼春满古佛寺游客参加拴线、念经、烧蜡条香、抽签等佛教活动。   4、傣族民间音乐演示区:在这里,游客可以尽略的领略观看葫芦丝演奏、 赞哈表演、巴乌独奏、竹楼恋歌等生活情景。   5、傣族手工艺展示:根据五个自然村寨的特点,各有侧重开展织锦、傣首饰制作、榨糖、制陶、贝叶经的制作等民族工艺品的加工参观。   6、傣家民居参观、傣家做客:向游客展示傣家干栏式建筑特点,体验傣家的待客礼仪,了解傣族居住环境和竹楼文化。   7、赶摆: 赶摆场上,游客可以尽兴品尝傣家风味烧烤和四季新鲜水果。   8、歌舞表演:勐巴拉纳西艺术团以优美的舞蹈向游客集中展示傣家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傣家少女的亮丽多情,反映傣族多彩的民族歌舞形式。   9、天天泼水节:开展100——200人参与的大型泼水活动,使游客感受傣族泼水节的气氛。   10、傣家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根据季节特点,举行赛龙舟、放高升、斗鸡、丢包、赛鼓、燃放贡菲、赶摆、赕佛等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专项旅游活动项目:傣家乐   通过在傣族村寨一天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强烈的参与性,让游客切身体验傣族的历史、艺术、宗教、饮食、服饰、民居及民风民俗,通过富有趣味的活动,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充分了解傣民族独具一格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生态观念。   傣家乐的具体活动内容是:学一首傣家歌、跳一曲傣家舞、吃一顿傣家饭、住一宿傣家楼、观一次傣家景、干一回傣家活、泼一身幸福水、做一天傣家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姜春云,田纪云等,以及老挝国家主席,泰国公主,泰国上议院和下议院议长,日本王子等外国贵宾曾到景区参观。冯牧先生六十年代来此写下脍炙人口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四十年代作家邓子华就在《滇云散记》中描写了园内的风物,摄影家徐肖冰,侯波和著名美籍画家丁绍光等都留下了永恒的佳作。 傣族园二期工程预计投资6000万元,将建成民俗旅游渡假区,大型游乐园。 园林学家说,傣族园是庭院园林的典范;历史学家说,傣族园是一座活着的民族历史博物馆;植物学家说,傣族园是植物王国的基因库;文学家说,傣族园是人间仙境,是远离闹市,难得寻找到的世外桃园……

热带植物园景区介绍 西双版纳有近1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生长着5000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其中包括巨大的乔木和原始蕨类植物。在茂密的森林中,有各类植物和动物在这里生活和繁衍。    "到西双版纳不看植物等于没到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有"植物王国的缩影"、"绿宝石的心脏"之誉。所以,人们来到版纳都要去植物园了却心愿。    勐仑植物园又叫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勐腊县勐仑,距离景洪有96公里,距勐腊县城有一百多公里。流到这里的澜沧江支流——罗梭江刚好拐了一个弯,把陆地围成一个葫芦形的半岛,人们就把它叫做葫芦岛,植物园就建在岛上。   葫芦岛占地有15000亩,土质肥沃,海拔为570米,属于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21˚C~22˚C之间,最高温度在38˚C~40˚C之间 ,湿热的气候,为热带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葫芦岛四面都是山,自然植被保护得比较好,1958年,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最先是建在大勐龙,1959年迁到葫芦岛。这里是科学实验和研究的一块宝地,经过40年的发展,现在,岛上种植了3000多种国内外热带、亚热带植物,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个重要热带植物园。   前往植物园的罗梭江上有座大吊桥,过了大吊桥就到植物园。路两边生长着高大的亚热带乔木。像茶树丛一样的是名贵的美登木,这是一种能提炼治疗癌症药物的树木,是蔡希陶教授费尽千辛万苦在大山里找到的。这种植物的发现,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那些生长着大叶子的是龙血树,是蔡希陶教授亲手栽培的,龙血树制造“血竭”的主要原料。血竭具有活血、止血等作用。 走进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达三四十米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望天树。在热带雨林区,这棵高耸人云的树中巨人,从远处看就像鹤立鸡群;从下往上望去则像一把利剑直插云端,非常壮观。   在植物园宾馆附近有一个人工大池塘,两岸种植着成片的披满"盔甲"的油棕树,这些高大笔直的树木,带来了浓郁的热带风情,它们个个都像威武的卫士,日夜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走在植物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枝叶苍翠的龙血树。这种树是制造"血竭"的主要原料。血竭"可以入药,有止血、活血、去瘀、消肿和止痛的作用,科学家在西双版纳发现了它,并把它移栽到这里,才使我们有机会一睹它的芳容。在园中,你会看到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傣族妇女,向人们兜售红红的豆子,这就是"相思豆"。植物园里种了许多红豆树,它的果实让人们寄予了缕缕情思,不禁使人念诵起那千古名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当你漫步到实验场时,会看到像茶树丛一样的树 --美登木。美登木是植物学家蔡希陶组织人在罗梭江上游的大山里找到的,后来把它移到这里。科学家从中提炼成药,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树木标本区,有3株享誉"世界花之冠"美名的"依兰香"。从金黄色的依兰花中提炼出的香料,芬芳馥郁,是当今世界名贵的香料之一。   植物园的中央,有一个池塘,生长着圆盘一样的绿叶,一片叶子直径有1米多,可以支撑20多公斤的重量,一个傣族小核能够随意坐在上面玩耍而不会下沉。不仅一般的睡莲无法企及,简直可以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了。这就是"王莲"。   植物园里还有苍翠欲滴的绿竹区。在这些竹海中,最稀奇和有味的要算凤尾竹。傣族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叫“月光下的凤尾竹",歌词是: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呀,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梦呀啊。 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啊               ……   如果你在植物园过夜,又有幸遇到满月,那么,当你在月光下的凤尾竹下漫步时,你一定会被这自然的造化陶醉。如果是情侣,经过这一幕,不仅爱能够得到升华,而且还会留下美好的回忆,让爱永远延伸……   植物园里还有许多奇花异木:独树成林的"大榕树",有剧毒、可以做药的"见血封喉",砍不死的"黑心树",傣族做竹筒饭的"糯米香竹",可提取能耐零下50℃低温的润滑剂的"贺得木",跟着太阳升落而开花闭花的"时钟花。,似水泥墙的"大板根",消渴解暑的"旅人蕉",听到音乐就会摆动的"跳舞草",可使酸味变甜的"神秘果",可以用来刻写经文的"贝叶棕",老茎开花结果的"菠萝蜜",森林油王"猪油果";有比松树生长速度快10倍,年平均长高3米多的"团花树";会吃小昆虫的"猪笼草";有比重达II•4的硬木,比重只有0•2一0•1的轻木;有价值以公斤计的"黑黄檀"、"柚木";有果形如鸡蛋,色如蛋黄,味如鸡蛋的"蛋黄果树";一天变3次颜色的“变色花";一摸就合拢叶子的"含羞草"等。品种繁多,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缀乱,大长见识。   除了可以欣赏几千种人工栽培的植物,人们还可以进入原始雨林沟谷。这里的植被一般在5层以上。最高的是望天树;中层是高大笔直的乔木,主要有红光树等;中下层仍然是团花树、大青树等乔木;下层是低矮的灌木和长达几百米的藤本植物,高低错落、层层密密;最底层是小草和苔藓等植物。   走进热带雨林沟谷,即使晴空万里,里面也十分昏暗和潮湿。几乎每走几步,植物就不一 样。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森林中的绞杀者"。小树绞杀大树在版纳密林非常普遍。林中的高榕、歪叶榕格、七叶莲等,果实被鸟儿吃后,随粪便排到其它乔木上,在雨林湿热的气候下,种子很快就会发芽生长,并长出许多气生根。气生根沿着乔木的四周树干爬到地面,插入土中生长,绞杀者与被绞杀者在空间争夺阳光,在地下争夺养分,久而久之把乔木缠死,上演了一幕植物界的弱肉强食。   在植物园里,可以看到各种奇花异树。箭毒木,有着“见血封喉”的功能;神秘果含有一种奇妙的蛋白酶,这种蛋白酶可将酸味变为甜味,它自遥远的西部非洲;跳舞草,它的每一根叶柄上长有三片叶子,一片长的,两片短的,早晨这种草的长叶子就从耷拉状平伸开来,两片小叶子就会上下地跳动,就像一个少女在翩翩起舞,到下午,大叶子又耷拉下来,但小叶仍然在不停地跳动,有人把这种草称作“植物界的舞蹈家”;香竹,傣家人用它来做竹筒饭,做出来的饭有一股清香味,味道很鲜美;贝叶棕,傣族用它的叶子来书写文字;油瓜,含油量很高,在71%以上,营养很丰富,被誉为“长在树上的猪油”,所以又叫“猪油果”;依兰香,世界上最名贵的香料植物。   还有一种植物叫"吸血鬼"。檀香树根上长着成千上万个吸盘,紧紧吸附在寄生植物的根上,靠从那T掠夺水分等养分而成活,于是人们称檀香树是地下可怕的"吸血鬼"。檀香树在幼年时选择草本植物如飞机草、长春花等作寄生,长大后选择紫株、南洋楹等灌木或小乔木作寄生,靠掠夺和盘剥寄生植物生长。檀香树的嫉妒心特别强,不允许赖以生存的寄主长得比它好、比它高,否则它就会"含恨"而死,所以,长得郁郁葱葱的檀香树下,常常生长着枯萎瘦弱的寄主植物。   在酷热的热带雨林中,当你口干舌燥时,随处可见的扁担藤就像及时雨。这种藤水分很多,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白花花的水就会流出来,此时你喝上儿口清凉甘甜的扁担水,顿时会感到全身透凉。人们把它称为"天然水壶"。   在西双版纳广袤的绿地上,还有许多处女地尚未开发,还有许多美等待人们去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象谷景区介绍 坐落在景洪市勐养镇以北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南部,距州府景洪城区约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野象谷,是因野象经常出没而得名,既然有野象出没,此处的自然森源林资就不需作过多赘述了。 1990年开始投资兴建以观赏野象和游赏热带雨林为主要内容的森林公园。1996年正式开放接待国内外游客。区内河谷纵横,森林茂密,一片热带雨林风光,生长着亚洲野象、野牛、绿孔雀、猕猴等珍奇动物。由于景区处于勐养自然保护东西两片区的结合部,森林茂密,鸟兽众多,为各种动物游行的通道。到这带活动的野象较为频繁,成为西双版纳唯一可赏到野象的地方。在这个森林公园内,建有动物观赏区,原始森林探险区和接待中心,总面积约占37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水面8000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续建工程,将续建观象高架走廊2936米;修建高空索道1886米,新建步行游道3380米。   游客到野象谷,白天可观赏训练过的大象表演节目,夜晚可一睹从森林走到此地觅食的真正野象风姿。有时天还没黑便有野象从高架长廊旁大摇大摆地走动,看到游人还驻足片刻,打量这些“不速之客”几眼。有时几群野象会同时出现于沟谷中,象群相互驱赶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令初来刚到的远方来客胆颤心惊。有些大象群并不惊慌,当着游人照样悠闲地觅食。除此之外,在这里还可到蛇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蛇,品尝用蛇与乌鸡烹制的“龙凤汤”。同时还可以到蝴蝶养殖园观赏绚丽多彩的彩蝶,购买用蝴蝶制作的工艺品,但您千万别被这些人造景观所迷惑。真正的自然风光在原始森林之中隐藏着呢,走进林间,只见清澈的溪水缓缓而流,溪边树木茂密生长。在这里可观赏到植物绞杀、植物板根及老茎生花等观象和许多的珍稀植物,使你赏尽热带雨林风貌。   探险旅游的步行道,沿奔流在林间的清溪南岸顺流而下,进入公园中心区,再从彼岸林中的步道返回接待中心,或进入蛇园与蝴蝶养殖园返回公园门前大道。这条长4880米的步行游鉴道,要穿过沟谷雨林区、山地季雨林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沿途可观赏雨林中的板根现象,植物纹杀现象,老茎生花和古藤老蔓攀援高大乔木织成藤网的景观,还可欣赏兰花园和热带雨林中的许多珍衡植物。 步行道旁的森林中,处处可见野象出没和活动的痕迹,幸运的游客或许还在傍晚之际或黎明之时看到林间漫游的野象群。在野象谷,游人可观看大象表演节目,这里现有驯养的大象16头,这是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这些训练有素的庞然大物,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跳舞、能过独木桥、会用象鼻作"踢"球表演……,游客可骑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与象合影,甚至可躺在地上,让大象用脚给你按摩……,它们的灵性乖巧,令你不得不叫绝。   野象谷充满神秘、奇异,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惊心动魂的探险活动,一定会让你赏心悦目,终生难忘,让你了却回归自然的夙愿

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介绍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只要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就会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   元阳县共居一山的七个民族大致说来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同时,哈尼族等民族还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各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亩梯田在养育着336971个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顷森林提供着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就是元阳哈尼族梯田奇观的突出特点。它不像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迹,也不像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单纯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曲阜孔庙、拉萨布达拉宫、北京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创造,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林风景区景区介绍   位于距昆明市78公里的路南县境内。该县是我国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的地区,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其中石林的像生石,数量多,景观价值高,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主要旅游景点: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在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把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鸟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踞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阿诗玛等无数像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莲花蘑菇、玉簪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李子箐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驰骋地想象。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宫仙境,游者莫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景区内建有狮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和摩寨石林,“乃古”彝语意为黑色,“乃古石林”即黑色的石林。占地333.3万平方米,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有的地方峭壁千仞,如同刀劈斧削,有的石柱直刺青天;有的巨石如磐如堵;有的形如诸葛亮布的八卦阵;有的像太上老君正在炼丹;有的像石堡、灵芝;有的似象、骆驼、猪、羊,危卵怪石不计其数。石质古朴黝黑,深沉玄奥,更使人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苍茫之感。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白云洞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有的状如梯田、农舍,有的又如各种动、植物,有的敲之声如钟磬。山下还有白云湖,波光云影,异常宁静。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大叠水瀑布又名飞龙瀑,号称"珠江第一瀑"。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奔腾的江水由峭岩直泻而下,声震翠谷,巨珠溅玉,蔚为壮观。晴日里,可在上、下午出现彩虹飞架、恍若仙境。景区中群山耸立,植被丰富,满目青翠。清水河峡谷陡峭险峻,幽深古雅,处处散发着大自然深处的浓郁气息。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长湖的景色是多变的。雨天,蝉翼般的轻雾使她象披上轻纱的撒尼少女,娇羞的面容,难以看得真切;晴天,阳光笼罩,仿佛到处都泼上一层淡淡的蓝光。晚上,幽静的丛林里,一对对撒尼青年男女,在这里弹琴、吹箫、唱歌,倾诉心中的欢乐和爱情。如遇火把节之夜,无数火把连成一条条火龙,烧红了天,映红了湖,水天辉映,长湖就更加丰美、迷人。             石林溶洞虽多,但其中游人最多,最早被人们发现的,要数芝云洞。芝云洞 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玲珑剔透,斗奇争胜,怪石奇峰,各呈奇观。更妙的是这些石钟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洪亮悠远,有的雄浑辽阔!洞内大厅左右还有许多小洞,高低宽窄,各有特点,洞套洞,似断实连,丰富,奇巧,令人叫绝。通过大厅再往前走可到洞口,遥望群山,一片葱绿,倍加可爱。芝云洞与杭州的"烟霞三洞"、桂林的七星岩相比,景色之奇丽有过之而无不及。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全文完(转载)
发表于 2006-12-25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老想去的,谢谢金蛇兄的贴,看看也过瘾,等有机会的话我肯定是要去的.

发表于 2006-12-2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兄负责

2007年泼水节,悠闲自驾云南游

发表于 2006-12-2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纳是个好地方哦 可惜我上次去云南没有去成 胸闷哦
发表于 2006-12-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去想去!金蛇,组织一下!好吸引人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我组织的话,要等的。这两年没时间。到时候要末不去,要去就玩个痛快!一天两天是不行的。要有15天的时间才行。否则就是走马看花。
发表于 2006-12-2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侬那能可以各能嘎要15天,那我先辞职算拉,不工作拉,不然回来的话饭碗头也没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 沪ICP备12047122号 )

GMT+8, 2024-6-15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