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导引): 兰州,去夏河的车从新建的南站发车,从火车站坐1路公交到西关什字换111路,甘工大下车,就是南站。每天发夏河的车有两班:早晨7:30的大巴和8:30的依维柯。要坐依维柯,虽然晚发但中途不等客,反而先到夏河(下午2点半到)。票价44.5元。住进车站附近的穆斯林宾馆(硷沟沿路82号),标准间25元/床。放下行李就出门吃喝玩乐。 建议:
汽车站外有很多人拉乘客,不要停留,进站买票坐车谨防受骗。
兰州的白兰瓜和百合很有名,可惜六月瓜没熟.干百合超市有,别忘带些回家孝敬老妈,引得龙颜大悦,以后出门就更容易了.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不要带猪肉到清真寺和回民旁边,这是对他们的大不敬. 南站较偏僻,想逛街方便,可以住市中心。 夏河(导引): 沿着唯一的主街向西走,街两边都是二层楼,店铺栉比; 出了饭店走过石板桥,就到了拉卜楞寺 (所以这桥又称作僧俗两界的界桥)。
拉卜楞寺大得象个小城,在风山和龙山之间的广阔谷地上密布着白墙围成的几百座院落,白塔经楼佛堂挺立着巍峨的身姿,阳光下金顶熠熠闪亮,风马旗在风中飘动,环绕寺外的转经筒长廊是世界最长的。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又称“拉章(佛宫,拉卜楞即为转音)扎西奇”,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历经修建、扩充,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为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有108个属寺和八大教区。它还是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全寺六大扎仓(学院)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顺时针绕外墙把转经筒拨一遍,大的转经筒要推三圈,在佛殿周围也是顺时针转。 建议:寺内殿堂众多,有几处不能不看:贡唐宝塔。大经堂位于中央广场(立有一高杆旌幡)附近,规模宏大;医学院和寿禧寺(大金瓦寺)虽破败暗淡一点但保留了原有风貌,寿禧寺的匾额是嘉庆皇帝御笔,而且是全寺佛殿建筑的典范,带有浓郁的尼泊尔建筑特色,高10米的鎏金弥勒像是尼泊尔匠人所做,造型端庄秀丽,不是袒胸露乳哈哈大笑那个形象,里面珍藏着金银粉书写的《甘珠尔》(大藏经)。是稀世之宝。拉卜楞寺除了众多珍贵的经卷佛像,还有几样国宝:贝叶经(写于印度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二部、小金瓦寺的释迦牟尼金像(大像头顶上)是唯一流散在我国的、由佛祖自己开光沐浴的金尊,是稀世之宝,价值连城。能否目睹看你的佛缘了。 佛殿经堂分单双日开放,有的殿堂收费,门票10元一张。可以趁早晨听经时免费浏览一遍。上午9点还可在大经堂看喇嘛上必修课。 桑科草原在县城西南15公里,可骑马,不去也罢;甘加在县城北约40公里,有白石崖洞(听说很好)八角城等景点。可以骑自行车或在“界桥”附近包车,桑科包车约20元/车,甘加160元/车。
治安状况很好,藏民纯朴直爽,多数人不会讲汉语,你只要微笑就足够了。尊重当地习惯,寺院门前挂黑色布条是禁止进入的意思。见过两位汉族女游客在寺院大声说笑乱玩转经筒,让藏族人很反感。
夏季凉爽,15-30度,早晚很冷多带衣物。这里的商品种类多价格相对低些,比别处藏味更浓,但要看清楚并侃价。
如果吃不惯藏餐,还有手抓羊肉、清真包子、炒面片等回族饭供选择。 住宿(拉卜楞寺:): 华侨饭店(饭店四人间20元/人,浴室厕所公用。) 拉卜楞寺-合作-郎木寺: 去郎木寺,没有直达车,必须先到合作再转车。去合作的班次很多,票价9元(超值,4个小时车程啊!) 到合作北站,叫辆小面到南站,2元/人,在这有两班发郎木寺村的直达车,好象是上午10点和下午1点出发,或者等去迭部或若尔盖的过路车途经郎木寺桥头,再坐拖拉机或小面进村。院里正停着去迭部的大宇,近12点出发,28元/人。 一个个山包闪过,视野越来越开阔。远远有粼粼波光,是尕(读嘎)海湖。如果有时间去一亲芳泽该多好。 到郎木寺: 沿着水泥路走到尽头,向右跨过白龙江上的小桥就是甘肃的郎木寺(德合仓朗木赛赤寺),向左沿土路继续走可以到四川的格尔底寺(安多达仓纳摩寺)。先去郎木寺。山坡上到处是藏民破旧的木板房,郎木寺金顶的大殿高楼混杂在民居当中,虽然少了庄严肃穆,却有乡村寺院朴实的平民感觉。 郎木寺门票10元,听说可以讲价,但卖票的喇嘛比较固执,我们的阴谋没得逞。郎木寺的天葬台有400多年历史,先去那儿看看。在白塔下的岔路口先向左,顺山坡缓缓上行,坡不陡却走得气喘吁吁心跳如鼓,海拔4400米啊!远远看到大片的五彩经幡,(藏人在房前屋后立经幡是祝愿家人平安,山坡上的经幡又叫“天梯”,祈求逝者的灵魂顺利升天)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塑料布、废弃衣物。旁边一块直径7、8米的黑色空地令人有异样的感觉,这里草丛稀疏,散发着酥油味,凌乱地散布很多东西。仔细看,有长木柄的斧头、破布片、塑料瓶,还有白色的骨骸碎片、带着黑色肌肉的肢体。看得出一位死者是个老妇,骷髅上还留着灰白长发。此刻我心里没有一点恐惧和压抑,而是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震撼。人只是众多生命之一,同样源于自然,终于自然。灵魂已去,都要把皮囊交给自然界,采取哪种方式有什么区别?藏人相信灵魂不灭,肉体只是躯壳,把肉体布施给另外一种生命,从而使灵魂得以解脱。鹰鹫是神鸟,可以将死者灵魂带往天界。敬佩藏民的豁朗达观,天葬并非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而是天堂中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生命原本不就是这样单纯而透明吗?如果这些原始的信仰还留存在人们心中,如果我们自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主人,也许我们的世界会好得多。
离开天葬台走在下山的路上,心情逐渐平复。向山后看去,红石崖没有想象那样赤红,美景应该在日落时(7点左右)出现。向山下望去,被一幅绝美图画陶醉了:对面群山起伏,森林茂密,远处雪山的白色山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绿茸茸的山坡划出柔和的线条,象温柔的水波。伏在波纹上的几间农舍升起袅袅炊烟,粒粒黑点白点撒在草地上,衬着蓝天白云,好一首田园牧歌。 郎木寺的规模比拉卜楞寺小得多,但给人朴实无华的亲切感觉,没有旅游景点的做作。不过和拉卜楞一样,下午很多大殿关门,一位喇嘛说可以早晨6点半诵经时来。 “郎木”藏语意思是仙女,寺名来源于白龙江峡谷(纳摩峡谷)的仙女洞里状如仙女的一块石头。仙女洞就在谷口,里面黑漆漆湿淋淋,仙女石是块上细下粗的石头系着很多哈达。它后面的岩壁上还有个一人粗的洞口。伏在地上蹭进去,里面漆黑一片,但地方不大,手脚并用转个圈又从另一个洞口爬出来。 晚饭: 莎餐厅,和网上的名声相比,实际情况有一些落差:一间普通的平房里4、5张桌子,熏黑的墙上留下世界各地驴友的笔迹,破旧的长沙发上挤满了西方人。厨房就在一侧墙边,中间生着火炉,炉膛就是著名的苹果派和巧克力派的诞生地。两种派都是8元一个,有4个麦当劳的派大,味道没有麦当劳酥脆,但在这里还能要求什么?蛋炒饭挺地道;酸奶真酸,店主回族大姐递来一瓶蜂蜜,加两大勺才把酸奶消灭掉。
住宿: 到郎木寺桥头,还有4公里进村,面的2元/人。村口正修宾馆,看来这个仅有一条街的小村旅游业发展很快。村长才让道尔吉开的郎木寺宾馆(13893945886)就在路口附近,最低10元/床。旁边有白龙宾馆(0941-6671001)。一个藏族青年向我们发名片,他在路口向里不远处新开了旅朋青年旅馆(13519415604),藏式二层楼,最低20元/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