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的一天,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里突然排起了长队,中国的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开业了。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28年后的今天,“悦宾”仍然在忙碌地接待着八方食客。 创业初期的艰辛恐怕是今天的人很难能体会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文革”刚刚过去,中国社会一切百废待兴,私营经济仅处于萌芽状态。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等待着有人走出第一步,而“悦宾”的店主人---刘桂仙就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初为了开店,连续一个月往工商局跑,最终得到了回报,获得了营业执照。老人家开店的理由很简单“一人一床被子”。 开业时的“悦宾”,一间窄房,4张桌子,一个处理的雪花牌冰箱,一个煤球炉和十几个板凳就是饭馆的全部家当,连个大点的炒勺都没有,就用家里原来做饭的家什。至于食材,几乎跑遍了北京周边,包括河北的高碑店,天津的三河县 宝坻县等地方的集市,还有马路上,道边上,河边上,凡是卖东西的都不放过,鸡 鸭 鱼 肉 甲鱼 大虾,有什么买什么。 那个年头,中国北京开了一家私营饭馆,在国内外都是爆炸性的新闻。饭馆开业之初,光店主夫妻俩接待的各国记者就有百人之多。 如今的悦宾饭馆,4张桌子变成了20来张,桌椅板凳 冰箱冰柜 厨房用具也早已环了好几拨。“悦宾”已经度过了整整28个春秋,在风雨飘摇中见证了改革开放位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饭馆的生意依然红红火火,每天的客人络绎不绝,人们不禁感叹,在市场经济已经逐渐成熟 竞争愈加激烈的中国社会,一家小小的私营饭馆竟能生存至今,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