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楼主: 云飞

楠溪江的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次卧龙峡谷回来手上,脚上就发了好多小块块,身上也有一点,不过不多,红红的,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像蚊子块一样,小的么就一点红的,痒死我了,后来我去药店买了过敏药和药膏,吃了差不多四五天好的.不知道是不是下了水的关系还是吃了海鲜的关系.我猜是水的关系,我平常吃海鲜不过敏的.

发表于 2009-7-6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了,回来后我也痒过2天,小腿的皮肤奇痒,涂了点风油精,几天后就好了,但皮肤还是抓破了,不说还没跟这次卧龙峡活动联系起来呢。
发表于 2009-7-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来也生病了。。。
发表于 2009-7-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helen怎么啦?
发表于 2009-7-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点滴去了,发烧,细菌感染。。。

谢谢曦彤关心!!!

发表于 2009-7-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elen姐姐好点了吗?
发表于 2009-7-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此帖應無關  但提醒出遊注意

2009年07月01日14:11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沪上惊现罕见“森林脑炎”  男子出游被森林昆虫叮咬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暑期出游高峰将临,市民外出需警惕 “草爬子”虫叮咬。

草爬子 








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707.htm

“草爬子”学名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形态】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1.硬蜱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体。
  2.软蜱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
  【生活史】
  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图片)、若虫和成虫四期。幼虫和若虫的外形与成虫相似,但幼虫只有3对足,若虫无生殖孔。从卵到成蜱的时间,因蜱的种类、血食情况、温度和湿度而不同,一般为几个月至1~3年.
  每年一进入雨季,它便开始频繁活动,尤其在小兴安岭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两个林带,气候适宜,雨量适中,是非常适合草爬子的生长。
  【危害】
  是野生禽兽体表多见的吸血虫,虽无翅不会飞,但在草木间爬行迅速。栖息于户外、草地、森林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而且它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防制原则】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区采取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在林区使用烟雾剂灭蜱。杀虫剂中加入蜱的性外激素与聚集激素可诱蜱而提高杀灭效果。
  3.生物防制 白僵菌、绿僵菌及烟曲霉菌等对蜱有致死作用。跳小蜂产卵于蜱体内,待发育为成虫致使蜱死亡。
  4.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发表于 2009-7-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sm863在2009-7-6 20:09:06的发言:
helen姐姐好点了吗?

好妹妹,谢谢关心!

我已经好了。最近在锻炼身体,不喜欢自己弱不禁风的孬样。

发表于 2009-7-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看过的一个电视专题节目。

说一个中年妇女突然老头晕,去作脑部CT后发现其脑部全是一个个白点,布满整个脑部。医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是什么毛病。后来一有经验的医生猜想是寄生虫,后经验证还真是。打开脑壳后,从其脑部夹出上百条寄生虫,它们蜷曲地寄居在宿主脑部,展开后细细长长,居然可达半米。医生判断,是因为宿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受的感染。

(在表情库里找不到我要的。。。)

发表于 2009-7-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高山茶在2009-7-6 21:22:52的发言:

跟此帖應無關  但提醒出遊注意

2009年07月01日14:11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沪上惊现罕见“森林脑炎”  男子出游被森林昆虫叮咬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暑期出游高峰将临,市民外出需警惕 “草爬子”虫叮咬。

草爬子 





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707.htm

“草爬子”学名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形态】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1.硬蜱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体。
  2.软蜱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
  【生活史】
  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图片)、若虫和成虫四期。幼虫和若虫的外形与成虫相似,但幼虫只有3对足,若虫无生殖孔。从卵到成蜱的时间,因蜱的种类、血食情况、温度和湿度而不同,一般为几个月至1~3年.
  每年一进入雨季,它便开始频繁活动,尤其在小兴安岭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两个林带,气候适宜,雨量适中,是非常适合草爬子的生长。
  【危害】
  是野生禽兽体表多见的吸血虫,虽无翅不会飞,但在草木间爬行迅速。栖息于户外、草地、森林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而且它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防制原则】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区采取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在林区使用烟雾剂灭蜱。杀虫剂中加入蜱的性外激素与聚集激素可诱蜱而提高杀灭效果。
  3.生物防制 白僵菌、绿僵菌及烟曲霉菌等对蜱有致死作用。跳小蜂产卵于蜱体内,待发育为成虫致使蜱死亡。
  4.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恩 恩 见过见过,俺家冰儿在九华山就是它做的祟(偶还一直认为是虱子),但望大家不必过多担心,草爬子不住楠溪江,老家在阿里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 沪ICP备12047122号 )

GMT+8, 2024-5-18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