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楼主: 云飞

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越--徽青古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师傅和他的朋友。
DSCN01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月小瓶子--我的尼泊尔未见面的驴友。
DSCN016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观亭”坐落在歙县许村镇许村,傍临昉溪,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7),清康熙二十二年(1633)重修,为三层檐亭榭建筑。
  该亭底层为八边形,每边长3.5米,占地64.6平方米。此亭原为重檐八角攒尖,后来改成歇山顶。亭跨街而建,南、北辟门,中间通道。一层有两圈柱子,内柱向上延伸直达上层檐又作为二层檐柱,二层楼盖上亦置一圈内柱。而楼盖的做法是在柱间架二道南北向月梁,其上搁驼峰,承井字形,上铺楼板,墁方砖。二层檐柱、内柱间以乳栿联系,乳栿上有穿插枋,枋上置井字随梁,调整成矩形平面,梁上立柱,外观形成歇山屋顶。
  从谱牒村图中可以看出,大观亭原为两围柱重檐八角亭。现存结构则为明清通柱式楼阁结构类型,也可看作八边形平面的厅堂混合式楼阁上加建重檐歇山顶。一层设有副阶周匝,内柱与二层通联,为通柱造。二层为减小随梁跨度在内柱旁加建小柱,亭楼梯设在东北角,供人们上下。
  “大观亭”外檐使用插模栱,一层柱头的栌斗坐于墙头的普柏枋上,栱尾插入檐柱。四铺作,一跳承罗汉枋,二跳偷心,不用令栱,施棋斜同承托撩檐枋。二层外檐铺作亦出二跳,一跳华拱上、下各加一斜撑,类似清代通行的撑栱。三层挑尖梁头下隐出插栱。小青瓦屋面,正脊以双层万字花砖叠砌,鸱尾用鳌鱼。垂脊为单层花砖,兽头为一圆雕力士,戗脊用小鳌鱼。翼角下悬铁制风铎。
  “大观亭”月梁上施以的包袱彩画,极具地方特色。一层平其上绘云龙图案,二层平其大部分已毁,似为凤凰牡丹图案。二层回廊上绘“瑞鹤翔云”图案,檐柱髹以黑漆,铺作枋等构件上遍刷土黄色,以黑色线脚压边,类宋代“黄土刷饰黑绿道”。该亭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SCN01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桥上有廊,所以又名廊桥,廊内有七间,两侧各置坐凳,中间和南侧设佛座。桥廊设窗,可凭窗观赏许村四周的绿水青山,墙上和天花板上,彩绘游龙飞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   高阳桥
  风格。从建桥算起,它比由电影《廊桥遗梦》而出名的美国麦康逊的那座廊桥至少要早300多年,就是高阳廊桥上古代人留下的遗迹旧踪,也要比美国那座廊桥要丰富精彩得多。 因为高阳桥不仅在崇山峻岭中构架了一条许村通向外界的通道,而且徽商远行,村中父老妻女在此送亲人出远门,薄酒一杯,依依惜别,苦涩的离愁化为滴滴热泪融入潺潺的溪水中。至于桥上佛座设置的观音菩萨,则是供远行人和送行的家人跪拜的,但愿浪迹天涯的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功成名就。当然,依窗默对流水,眺望远山逶迤,更烘托出廊桥上离别的悲情愁绪。离人衣锦还乡,游子久别重回故里,村里的亲人们也在这廊桥上拱手相迎。所以,高阳桥是离合桥,有离散的悲凉,也有聚合的欢喜。世代相沿,廊桥,成了许村的代名词,在许村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DSCN0181.jpg
发表于 2012-5-1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真好!上山下乡插队,难忘岁月。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后人民银行在许村建服务部。据说就算现在歙县都没有人民银行。
DSCN0182.jpg
发表于 2012-5-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发不上呢,是否尺寸太大?

点评

200K以下。  发表于 2012-5-14 2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soso_e100:}
DSCN018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许村还有那心酸的故事,长街拐弯处有一座“墙里门”,这是一座不是牌坊的“牌坊”。在这座古老的宅院中,见证了一个寡妇在此与世隔绝生活了几十年 ,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养大做官,丈夫去世守节52年,始终未走出这深宅大院一步。这就是徽州女人的典型代表。这个故事曾代代相传,似乎是传奇的天方夜谭。一个女人竟与世隔绝生活了五十多年。许村人讲起来如在昨天,可外地人听起来惊叹不已。

那是明朝洪武年间,担任汀州知府的许伯升最小的六弟许周安娶了个年轻貌美的胡氏夫人,给家庭增添了喜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祸福世事难料,许周安婚后不久,即出门经商去了,不久竟得暴病身亡。那年许周安二十四岁,胡氏才二十岁。噩耗传到许村,胡氏夫人哭得死去活来。一个月后,许伯升将弟妇叫到堂前,问她此后是愿守还是愿嫁。如果是普通人家,守和嫁并不十分计较,但许家是官宦人家,看重名节。胡氏夫人当即表示,腹中已怀有许氏骨肉,愿意守节。许伯升点点头,说,难为你识理明义,守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想好了,胡氏坚定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许伯升即唤来泥水匠,先在后院打了一口井,定名为“福泉井”,而后绕居宅楼房团团砌起一圈围墙,墙上不开窗,使居宅与外界完全隔开,形成了天下绝无仅有的“墙里门”。围墙上只有一小门与外界相通,供佣人出入,平时是紧紧锁闭的。

许伯升吩咐,若生男孩取名天相,生女孩取名吉人,乃吉人自有天相之意。从此,胡氏与一照顾她的老妇在完全封闭的古宅里消磨青春岁月,族人遵许伯升之命,隔几天向里边送些柴草粮食蔬菜和日用品。村里人每经过墙里门,都会发出叹息,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明洪武二年,胡氏十月分娩,生下一子,取名“天相”。孩子的哭、笑,使这座死气沉沉的大宅院增添了些许生气。许伯升一直给予了生活费用,保证他们母子度日之需。天相长大后,刻苦读书,官至观察使。他多次向母亲提出拆除围墙,母亲没有同意,几十年下来,已经习惯了,拆不拆已没有什么意义。

明永乐十九年(1421)72岁的胡氏离开人世,52年未出家门一步。

朝廷有感于胡氏夫人的事迹经历,多次提出立坊旌表,而胡氏夫人都未同意。因此,胡氏夫人没有留下牌坊,不过她的故事,如一座看不见的牌坊,世世代代流传,每每在人们心中掀起波澜。

那口井当时取名“福泉”。母亲逝世后,许天相见邻里乡亲吃水要到远处河里去挑,十分不便,便叫人将自家居屋西北角围墙拆去,将福泉井置让于院墙外,供村人共用。

DSCN01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大邦伯祠”位于黄山市歙县许村镇所在地,建于明嘉靖年间,三进五开间,总进深约60米,开间18米。砖砌门楼,四柱五檐,楼檐下每组斗拱都有昂如象鼻伸出。门厅及两庑木构架为清式,中进构架乃明式,有檐下斗拱,丁字拱内藏花,瓜柱下置莲花斗。共有木柱99根,堂上有楹联一副——“堂构喜重新忆冀北归来济济一堂襄盛典,贤良怀旧泽仰汀州政绩煌煌百世著英声。”门楼为徽州著名的砖质牌坊之一。遗憾的是,很多象鼻、莲花斗等木雕和砖雕在文革期间被破坏。加之年代巳久,柱梁腐烂,砖瓦浸化,其他部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已不能供游人观赏。
    据记载,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溪源、任公村。到了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并改名为“许村”。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的后裔。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时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着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起来,至明清时达到鼎盛。
DSCN0200.jpg
DSCN0201.jpg
DSCN0203.jpg
DSCN020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 沪ICP备12047122号 )

GMT+8, 2024-5-8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